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致敬吾师|师恩情重,化与心成

发布日期: 2023-04-27   作者:  浏览次数: 17

几天前在学校公众号刷到了研究生新生的报道通知,不禁感慨整整一年倏忽而过,我的研究生一年级就在属于硕士入学的秋天的新奇和困于春日的封控的沉寂中,不知不觉悄然逝去了。

我是从我们学校新闻学系本科来到教育学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所以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黄忠敬教授,是在保研之后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教育学系而来听的一场讲座上。那天上午我在闵行校区的专业课结束得迟了些,没来得及赶上校车,乘上地铁又冒雨横穿长风公园来到中北校区,进入教室的时候距离讲座开始堪堪还剩十分钟。那天的教室坐得格外满,我搬来一把椅子在过道上坐下,抬起头就望见黄老师推开门进来。我正好与老师对视,下意识地微微欠身说了句“老师好”,黄老师就露出了一个如今对我来说已经无比熟悉的温和笑容。

那天的我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三页纸,被黄老师所讲的有趣内容深深吸引,也为黄老师和蔼可亲的风度深深折服。不久后我忐忑又满怀期待地写下自荐信,没想到隔天黄老师就请我去见面。彼时的我对“学术”仍然懵懵懂懂,黄老师就让我随意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和展望。我在老师微笑着的目光中有些害羞又热烈地介绍着自己,聊天的内容离专业知识很远,但黄老师也轻易地为我指出了优点和有待努力的方向,告诉我以后要在师门会上多多学习。我一直记得那天黄老师的谆谆告诫:要有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历程中研究教育的眼界,要在成为“未来教育引领者”的路上做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人。

在春季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召开的师门会上,黄老师细细听了我们每个人在寒假期间的经历与收获,又对几位临近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时钟很快便转过了三圈半,我还记得自己悄悄跟身边同级的好朋友说“我好饿呀结束后一起去吃饭”,没想到那就是近半年与黄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在长久封控的日子里,我每每回想起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聊天的师门会,都不禁生出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与遗憾。

三月份上海开始疫情封控之后,黄老师依旧按原来的时间表定时召开线上师门会。唯一不同的是,每次师门会在开始讨论论文之前,黄老师都会花上至少一个小时,事无巨细地询问每位同学在封控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关注我们近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并给大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学校正式封控之前我的室友们都选择了离校,所以独自在寝室没法出门的我经常在感觉时光飞逝和时间仿佛静止两种完全割裂的状态中度过,伴随着割裂感而来的是持续不断的情绪低落。与低迷的状态相对的是没有因为线上授课而减轻的课业压力,所以那时的我经常沉默地面对着屏幕上难以下笔的文章,觉得自己真像一个小小的孤独的黑洞,在自怨自艾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一开始我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状态的低迷,但在师门会上跟黄老师交流最近的学习情况时还是被老师看出了端倪。黄老师告诉我不要一直沉闷地坐着,如果感觉有什么事不方便跟老师说,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去跟同宿舍楼的师姐交流。黄老师说完后,每位师兄师姐都表示可以陪我聊聊天,我笑着说没事没事,但在屏幕外悄悄地掉了眼泪。研一上半学期我还没来得及跟同班同学太过熟稔,所以能与黄老师和同门一起聊天的师门会,在封控生活中带给了我最大的激励和慰藉。

封控期的生活是贫乏且单调的,但每次在线上师门会上大家都能打开话匣子,跟黄老师倾吐最近的所有心事。被判定为密接前去集中隔离,封校没法及时报修宽带,在宿舍锻炼身体却不小心崴到了脚,身体不太舒服看病买药却渠道太少……师姐有次笑言:“我们真是群不省心的孩子!怎么什么都跟黄老师说,多让他操心!”但是黄老师从没对我们偶尔发表的小小牢骚表示敷衍或者不耐烦,即使是从不太高清的摄像头中也能看到,黄老师会把我们反映的所有情况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听完,然后提出解决的建议或者告诉大家会向学校反馈我们的需求,不急不缓的语气永远有着让人安心的能量。黄老师还常常会给我们讲一些最近看到、听到的趣事来调节我们的心情,告诉我们许多人都在抗疫一线日夜努力,外面的情况正在不断好转,让我们不要担心、静心学习。但是现在回头看,比起在学校里不愁吃喝、只需要安静配合防疫工作的我们,身处家中的黄老师应当在生活中有更多不便,与此同时他还要远程安排教育学系的各项工作,想来也该是心力交瘁。但黄老师永远在听我们讲述自己遇到的困难,永远为我们加油打气,而从未透露出一丝消极。我不禁为之感念,更觉无限敬佩。

封控后半段学校进入了转换期,有离校意愿的同学可以返回家乡。但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遭遇了困难的案例,也跟黄老师倾吐过关于返乡问题的疑虑。没想到不久后黄老师发来消息,专门找来了我家乡刚刚出台的相关政策,还为我圈画下其中的重点,告诉我不要担心不要焦虑,这次一定可以顺利到家的。当时的我心中无限惊喜与感动交织,跟家人讲了这件事之后,妈妈专门拨了电话回来说:“你们黄老师真的太好了!爸爸妈妈都没有这么及时地关注你回家的政策消息,一定要好好感谢黄老师的关心!”那天的电话里,妈妈把“黄老师真的太好了”这句话重复了不下五遍,我也一样为这份关怀感动难言。坐在北上的列车返回家乡,我跨过许久未见的山川河流,看着车窗外的树叶由密变疏,在心里悄悄想,我要一直记得黄老师的关照为我铺下的“铁轨”,让我可以抛去焦虑和慌张,留下的都是踏实和盼望。

之前读朱熹《小学》的时候,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度过的研一时光,的确做到了“学习与知识相长、教化与志向相成”。过去的一年里,黄老师一直用言语和行动教导着我,在学术和生活中都要有独立且完善的思想,有丰盈且温暖的内心。我何其感激、何其荣幸,还有太多的细节,我也将在未来的两年里继续慢慢体会学习。带着黄老师给予我的力量,我也将步履不停,在求学之旅和人生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作者简介:杜心予,2021级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