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全民教授现任哲学系三级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核心成员之一。兼任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学会理事等。
严以律己,身正为范。郦全民教授严以律己,谦以待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脚踏实地的学风和友爱互助的精神。曾任第二届校学术委员会学术伦理与法律委员会委员。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郦全民教授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教学工作投入,始终把学生培养放在首位。他承担大量教学任务,每年为哲学系本科生主讲课程不少于1门,如《当代形而上学导论》《信息、计算与哲学》等课程;每年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课程不少于3门,如《自然科学学科哲学》《复杂性和信息哲学专题》《心智与计算》《当代科学哲学》课程;每年负责并承担全校博士生的公共政治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讲授全校硕士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年均4班次,年均学生总数为1000人左右。
郦全民教授在指导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过程中,着力将立德树人与学术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培养有成效。所指导的研究生刘步青获国家奖学金两次,目前在南京医科大学任教;章航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等工作,2023年起面向本科生开设新课《信息、计算与哲学》。
持之以恒,开拓创新。郦全民教授致力于学术创新,长期从事物理学哲学、认知科学基础、人工智能哲学以及文化与认知等方面的前沿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对当代科学认知的特征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率先对计算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作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丰硕成果。专著《用计算的观点看世界》获同行高度评价,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郦全民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包括最高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转摘约20篇,3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承担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的哲学基础研究”。
郦全民教授工作勤奋,是学校“幸福之花”先导研究基金老子项目(2019年立项)、量子项目(2020年立项)的主要承担者,70周年校庆发布的量子思维宣言的重要参与者。担任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学会理事,为推动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与科学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全国同行的交流、提高学会的社会辐射力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凝心聚力,推动发展。郦全民教授在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自身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工作,还积极承担哲学系和科学哲学团队建设任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他担任哲学系副系主任,分管科研、财务和后勤等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作,凝炼学科方向,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哲学系科研和学科迈上新的台阶。
曾任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注重指导科技哲学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对他们进行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教研室团结、奋发,凝聚力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外,发挥自身学术影响广泛联络,为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条件。负责举办了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和第十四届“心灵与机器”研讨会,是“心灵与机器”会议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图文来源: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