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在图书馆的窗边写下这篇文字时,阳光洒满桌面,耳边群鸟啁啾。恍然间仍觉身在盛夏,但转眼已过立秋。
这是自打我上小学开始,十几年来第一个没有在家中度过的暑假。最初起念或许是来自开学便要进入研究生三年级的一份焦虑,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在毕业生欢送会上,导师黄忠敬教授一句“要抓紧时间,为了未来多做准备”的提醒。彼时黄老师坐在今年已经顺利毕业的五位师兄师姐之间,刚刚听完了他们的去向安排,欣慰于大家不负多年刻苦、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光明前路;而后看向我们,微笑着对我们进行了简单又温和的提点。
在师门学习的两年间,黄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似乎一直都是这样,简洁平静而不严厉刻意,但字字句句都能直接落到我们的心底。在我眼里,黄老师的教育方式一向是身教重于言传的,这一点在去年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参与进黄老师有关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国家课题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尤深。作为一名教授、一名学者,黄老师在教学与研究中展现出的价值高度、视野广度和情感温度令我无比感动钦佩,也由此真正坚定了对自己前路的期待与选择。
黄老师曾在指导我们进行选题时说过,思考教育问题时必须要有“登高望远”的眼光。若查阅数年来黄老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就会发现他研究的主题一直在呼应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为了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任务的实现,尝试从多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求索。世纪之交对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系列探索,为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建言献策;大约十年后开始针对教育公平展开相关研究,是对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注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前瞻与积极回应;时至当前,在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通过一系列研究将培养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将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础性工程。黄老师的研究一直紧紧围绕着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和广大学生成长的真问题,高瞻远瞩、研学唯精、笔耕不辍,在个人学术生涯之中坚持探索新问题、不断开拓新领域,这也给了作为学生的我最直接的影响和指引。
黄老师的学术研究历程集中体现了价值的高度和视野的广度,他也不遗余力地希望将这样的研究思维教授给我们。在师门会上每逢讨论选题的环节,黄老师都会细致地为我们分析如何将文章的立意“拔得更高”、如何将孤立的问题与更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使得研究主题更能回应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和社会现实状况,形成真正言之有物、具有社会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与对策。每次听到黄老师在这方面的分析和总结时,都让我眼界顿开、受益匪浅,意识到很多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难以做出“好的研究”,原因正是在于缺少了这样的思想高度与延展眼光。我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中挣扎良久,所遇到最大的问题便是想法过多而抓不住重点,看似辛苦地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其实还在“门外”打转。后来当黄老师听完我的汇报,在对整体方向表达了认可和鼓励之后,很快便指出了我的综述对于想要研究的话题而言未能切中肯綮,并建议我从更细分的角度出发,挑选其中一种社会与情感能力展开研究,就能更清晰明确、切合主题。那天黄老师与我细致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基本上解决了所有困扰我的问题;看着在接受指点后“改头换面”的开题报告,在对黄老师感激之余我也在心底告诫自己,即使在学术素养和积淀上无法同老师相较,也要充分体悟老师开展研究的思维方式,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如果说黄老师的学术建树和科研指导带给我更多的是感佩交并的敬意,那黄老师在教育中展现出的温度更是能够直叩心门。即使工作忙碌,他也一直细致地关心着我们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无论何时和黄老师见面,在谈论学习进展之余黄老师都会询问我们近来的生活状况,如果得知我们在某方面遇到了困难,都会立刻想办法给予我们帮助。黄老师与我们聊天的时候语气总是和蔼的,并常带着春风化雨般的包容,无论何时都会认真听完我们的每一句话,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中肯的建议供我们参考。因而,我每每与老师交谈后都在心里感叹,好的老师身上真的具备着独有的温度,渗透在对学生的关怀、尊重和鼓励中;师爱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够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与幸福。
与此同时,黄老师在教育中的这份温度并不只传递给了我们,他所关注的学生范围远远突破了大学的校园。并且,黄老师当前所做的有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育实践研究更是希望关注到所有学生未来的成功与幸福、自由与全面发展,传递着温暖的教育情怀。今年三月到五月,我多次跟随师门前往山东济南的中小学校,协助开展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工作,其间经常同黄老师开会交流走访情况和测评中的感悟。作为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测评,工作流程多且繁杂,各项步骤十分正式、不容疏漏;黄老师也常常强调此次测评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以测评为契机全面探索提升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路径,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深化素质教育探索改革之路。黄老师提醒我们,要借此机会多观察、多记录中小学生的相关表现,从细节入手关注现阶段的青少年能否积极面对挑战、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学校的氛围和教师的支持能否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黄老师提出的注意事项,皆是带着爱心、对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状况产生的最切实的关照。他希望能借以一次不可多得的大型国际测评机会和国家课题的支持,以大学中研究团队的引领力量促使更多的基层中小学校真正成为推动孩子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在日后形成的研究成果能够指向对学生终身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测评走访时,黄老师温柔地帮助了不能熟练使用电脑键盘的小学生、认真记录下学生细微的情绪状态和共同表现出的问题,让我看在眼里不禁感慨,优秀教育者的温度正是一种感染力,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温暖的情感磁场,提供许多的正向影响。我一直被黄老师这样的情怀和境界所感染,越发坚定了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这样温暖的师者的信念。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回望跟随黄老师学习的这两年,文山书海卷帙浩繁,所幸一直有良师提灯引路;师泽如光,和煦温润地照亮了我对未来的期望。想起之前看到师兄师姐写给黄老师的“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虽然今日的我还远远不敢言“学成”,但我会始终谨记黄老师在言传身教中让我深感受益的一点一滴,在正确的为学之道上不断前行。
作者简介:杜心予,2021年至今就读于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