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师德标兵│陈丽清:用卓越书写芳华

发布日期: 2024-12-17   作者:  浏览次数: 10

陈丽清教授,中共党员,2007年入职华东师范大学,现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系主任。十年来,她坚持耕耘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以创新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丰富物理课程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近五年,陈丽清教授主讲本科核心课程720多学时,研究生必修课程190多学时主持12项教学教改项目(8项省部级)当选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师范工作组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委员、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获2021年上海市申万宏源奖教金、2021年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领军人才、2023年上海东方英才等多项奖项。

陈丽清2.jpg

一、卓越学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执著攻关创新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陈丽清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测量前沿研究。近五年,围绕光-原子量子关联的产生、操控及精密测量应用展开研究,取得了多项系统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她的研究团队实验实现了国际首台光-原子混合干涉仪,实现国际最高效率的高性能宽带量子转换技术、突破标准量子极限5.5dB的量子磁力计以及抗损耗的量子干涉仪。近年来,她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Nature Communicat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Optica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她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联合基金、面上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等基金支持。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精密测量物理”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成果被专家组评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曾获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被评为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入选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主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基于她在该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陈丽清当选为中国光学学会光量子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量子光学学报》编委。

二、卓越育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潜心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陈丽清坚持教学一线,保持年均授课130学时的教学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卓越育人理念,着力推进“卓越学术”引领“卓越育人”,将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真正实现以创新科研反哺教学。她主持完成了12项本科课程教改项目,所授课程《原子物理》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优秀本科重点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在线课程,并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陈丽清还将前沿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融入本科实验教育教学中,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下,开发多个本科量子实验教学仪器,发表篇教学论文,申请多项教学仪器发明专利,所开发的仪器多次获奖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上,2019年获得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2023年自制仪器展示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2022年获得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

陈丽清4.png

陈丽清自2018年起担任物理学系主任,并于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担任物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她协助学院副院长分管物理学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物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工作。积极组织物理教学研讨会,组织骨干教师研讨和交流课题教学经验,优化提升物理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和理念。近五年,物理学专业新增国家一流课程2门、上海市一流课程6门、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8门、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学生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百余项,包括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特等奖、“互联网+”全国金奖、“创青春”全国金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全国一等奖等。

在华东师大的18年,陈丽清教授用卓越书写芳华,用坚持积蓄力量,在卓越学术和卓越育人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收获满满。她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一线的鲜活风采,在教学一线的坚守执著和锐意创新。

                                                                                                                                               图文来源: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